發(fā)布時間:2011-08-30 10:21:04
點擊數:43489 次
1 案例:拿不定主意錯失良機
小張在南寧找工作已經三四個月了,如今仍待業(yè)在家。談起自己的求職經歷,他一臉懊惱。
原來,這幾個月他在網上海投簡歷,也跑了多家現(xiàn)場招聘會,得到了不少公司的面試通知,機會不可謂不多,可他左顧右盼,瞻前顧后,老是拿不定主意,機會就這樣一次次擦肩而過。
“一開始,我一得到公司的面試通知就去應聘,忙得不亦樂乎。后來,在陸續(xù)收到多家公司的錄取通知后,我開始猶豫起來,不知選哪家才好,心里也總想著再等等另幾家公司的消息。就這樣,我一直拖著,沒去任何一家公司報到,最后,公司就把我的名額取消了,F(xiàn)在,弄得一家都沒有著落,心里真后悔呀!毙堈f。
2 點評:職場人要學會取舍之道
就業(yè)指導專家周文皓說,小張的求職之所以糾結,原因就是不懂得舍棄。理論上,求職者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,然而,有時也可能遇到不懷好意的借腦,或者如兒戲般過場,甚至有的像相親大會。因此,為控制求職人力成本,同時提升求職命中率,職場人還是要學會一些取舍的方法。
大家也許都聽說過“布列坦驢子”的哲學故事,說的是一頭饑腸轆轆的驢子,來到兩捆草之間,環(huán)顧左右卻猶豫不定——不知先吃哪一捆為好?因而無從下嘴,最終放棄了吃草。這個哲學故事很經典地展示了面對誘惑而猶豫不定的窘境。
現(xiàn)在的人才市場,表面上看面臨“用工荒”形勢——海量的招聘崗位,頻繁的面試通知,一輪又一輪的復試……各種各樣的機會與各種各樣的誘惑并存,看似熱鬧非凡,也很刺激,卻讓許多應聘者遭遇到如同“布列坦驢子”一樣的窘境。
3 非常道:學會取舍要弄清兩件事
周文皓認為,投出一份簡歷,接受一次面試都很容易,而要舍棄一些所謂的機會,就很需要技巧了。所以,職場人一定要弄清楚兩件事:一是自我定位;二是外部了解,以免落入“布列坦驢子”的窘境。
首先,通常說來,每一個職場人不論專業(yè)如何,層級如何,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自身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,哪怕是粗淺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、能干什么、愛干什么。
其次,面對同等的工作機會,還得結合自己的志趣和性格特點以及價值觀,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,深入了解招聘單位的情況,比如企業(yè)的業(yè)態(tài)、經營狀況、發(fā)展前景、企業(yè)文化、治理風格等,乃至具體的工作環(huán)境、薪酬福利待遇、發(fā)展空間等,看看是否契合自己。
一般說來,求職時面對以下三類職位,是需要仔細斟酌的:1.海量招聘的公司。如果只是中小企業(yè),卻成百上千地招人,那肯定是在忽悠人,因為它沒那個“容量”;2.長期招聘的崗位。一個崗位招聘了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的,或者是常年招聘的,大多是流失率很大的崗位,而流失率大的原因無外乎業(yè)務難做、環(huán)境差、薪酬低等;3.描述不專業(yè)的公司。如果招聘的崗位沒有詳細而專業(yè)的崗位描述,只是夸夸其談“企業(yè)文化”,建議最好別碰。
此外,在面試中,要通過觀察來判斷企業(yè)的情況,為最終的取舍做準備。首先要綜合判斷公司的工作環(huán)境,辦公地點,員工衣著是否隨意,員工平均年齡有多大等,掌握這些信息,才能對企業(yè)文化有一個綜合的判斷;其次,了解薪酬福利和職業(yè)發(fā)展路徑。月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,而是由基本工資、績效工資、各種福利補貼等組成,通過月薪的構成方式,能判斷企業(yè)對員工的激勵方法,也能知道公司是否公平。